因著父親的信仰,我幼兒時期在天主教堂領受洗禮,領洗聖名(主保聖人)是小德蘭。
後來因著母親的關係,我在長老教會做禮拜、上主日學、參加團契、接受信仰栽培、受堅信禮,和天主教堂漸行漸遠......雖說信仰同出一系,但許多天主教的傳統,在新教的長老教會裡已不復見。
小時候,我曾經夢想成為一名修女,嚮往能夠過一種心志專一於主耶穌,與眾不同的人生。這個夢想,多少帶有不成熟的想像;雖然後來我嫁給傳道人,成為眾人口中的師母,但這份隱藏在心底,幼時的初衷,仍是不時浮現。
一年前,我升起了一股「好好認識小德蘭」的衝動。這朵早逝的小白花,留給世人的禮物,其實只有一本小小的著作《靈心小史》,這本沒有打算對外發表的個人小傳,卻颳起了跨世旋風,從十九世紀直到現今,小德蘭的《靈心小史》,已被翻譯成六十多種語言,傳遍全世界。
只是沒想到,我在網路上居然無法購得此書,因台灣已無存貨,我跟好友培怡──我在天主教的好姐妹,談及此事,她熱心承諾可以幫我委託她的神父在中國購書;於是,在經過幾個月的等待後,我終於拿到了這本簡體版的《靈心小史》,撫摸著這本小書,拿掉書腰,為它純白的封面加上書套,我感到安慰與確幸。
在等待《靈心小史》的這段時間裡,培怡送了我好幾本介紹小德蘭的著作與手冊,加上我在圖書館借閱的相關書籍,手邊儼然建立起一個具體而微的「小德蘭中文資料庫」!
閱讀小德蘭,讓我彷彿走入另一個信仰世界。天主教和新教雖說同出一系,仍有著不小的分別,小德蘭那種將主耶穌視為終身伴侶、純淨配偶、生命之主的熱烈愛情,叫我驚奇,也難掩欣羨。
小德蘭在整本《靈心小史》中,談論最多的就是「愛」。她說:「因愛成傷。」略晚於她出生的德蕾莎修女(與小德蘭同名),也曾說過相似的話:「愛,直到受傷害。」原來,沒有不痛的愛,痛過,表示你愛過;沒有痛過,就沒有愛過。
心思細密的小德蘭,對於人世間的親情、友情,熱忱且易感,她說:「天主賜予我忠誠不渝的性格,當我真誠地愛上他人之時,我就會永遠愛下去。」她在友情中受傷,卻仍然為朋友禱告。她未曾將愛情放在世間男子的身上,她說:「我無法想像,沉溺於世間情愛的心靈,如何能與天主親密無間的結合起來......我慶幸自己未曾飲下愛情之酒──那原是鴆毒啊!我曾親眼看到許多人受到它的毒害。他們像可憐的飛蛾,為了光影而向前撲去,等飛到近前,翅膀被焚毀後,才肯飛向柔和的聖愛之火焰中......那些火焰盡管燃燒著,卻不會焚毀他們。在聖愛的火焰中,他們將舞動著新的翅膀,飛得更加優美而迅捷。至於我呢,天主顯然知道我太柔弱,無力抵抗世間光影的誘惑,否則,如果我受到那虛幻光影的誘惑,我真會被焚毀掉呢!」
花樣年華的小德蘭,竟然已經看透虛幻的世間情愛!她說,她在他人沉溺其中的樂事中,只看到痛苦,她是藉著天主的恩典,才能抵擋住世俗的誘惑。耶穌曾說:「他許多的罪都得赦免,因為他的愛多,但那赦免少的,他的愛就少。」小德蘭對此自有一套論述,她不認為得赦免少、愛就少,相反的,她說天父如同慈父,為孩子搬開石頭,呵護著孩子,讓孩子沒有機會跌在石頭上,孩子若明白父親的心,豈不獻上更深的感激與加倍的愛呢?小德蘭正是如此看待天父對她的細心呵護。
小德蘭的神修,跳脫了既有的神學框架,散發出一股脫俗,時而像孩子、時而像智者的清新氣息。她論到天主的愛,她說:「天主有無限的愛,只求給人,而好像無人接受。至於人,人只向天主提自己的功勞,好可憐......我求天主把別人不接受的愛,全部給我,我甘願被愛燃燒,只求天主高興。」小德蘭論到小孩與聖人,她說:「小孩比聖人還大,因為他又弱小又貧窮,所以他可向天主獻上一個最大的器皿,裡面可放進一切。」
小德蘭身處的19世紀,是工業起步的時代,那時剛發明了電梯。小德蘭用「電梯」來說明她的神修啟發,她說:「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發明的時代,有了電梯,不需要再賣力地爬著台階,因此我決定找一個電梯好能直達耶穌的所在。我的個子太小,無法攀爬艱難的成聖階梯,因此,我在聖經中尋找成聖之道的靈感,於是我找到『叫那小孩子到我這裡來』這句話。耶穌的臂膀就是領我直升天堂的電梯啊!」
小德蘭在15歲進入加爾莫羅隱修院,十年後,在肺病折磨下,以24歲芳齡殞世,她一生未曾赴異地宣教、未曾揚名於外。她向天主祈求自己的聖召,想要像神父一樣宣教,想要成為殉道者,神卻沒有開路。直到她讀到保羅的話:「你們要切切地求那更大的恩賜,我現今把最妙的道指示你們。」小德蘭欣喜若狂,高聲叫道:「耶穌,我的至愛!我已找到我的聖召,這就是愛!」小德蘭說:「愛就是我唯一能做的,此外,我既不能宣講福音,也不能像殉道者那樣流血殉難。但我已經明白,那並不重要,我的兄長們儘可以去做這些事情,而我,天主家中的幼女,只需要靠近君王的寶座,來完全愛祂,就足夠了。」
天主果然成全了小德蘭的聖召,以她自己也不明白的方式。在她如一粒麥子落地死了之後,她留下的《靈心小史》,結出意想不到的豐碩子粒,遍滿各地。小德蘭那「全心信賴耶穌,在日常生活中履行小犧牲」的教導,使成千上萬渴望在尋常生活中成聖的人,找到了通往天主的「小道」。小德蘭過世後不到兩年,名聲已遠播世界,28年(A.D.1925)後即被教會冊封為主保聖人。事實上,在天主教的內規,聖人從死亡到封聖,一般都要50年以上!
小德蘭的一生,在世人眼中可說是一無所有,她對世界也毫無所求。她說:「我的主啊,祢知道,我唯一的祈求就是愛祢,此外,我並不奢望其他的榮耀。」小德蘭是我的主保聖人,在天主教的傳統裡,我們可以請託聖人為我們祈禱。
請聖人代求──這原不是我在新教長老教會裡接受的教導──但我何其欣慕小德蘭,我多麼願意自己像她一樣,一生專心愛主,單單為主所吸引,不再被世間諸事纏累迷惑。
小德蘭是我心目中最偉大的神修導師,她所詮釋「愛與神貧」的神修觀,還有對天主全然的委身與奉獻,為我的心靈指出方向,激勵我將全然的愛獻與主耶穌。小德蘭說:「世間罪惡縱然很多,但在耶穌的觸摸之下,它們立刻就如雪花被投入洪爐之中,傾刻間就消失得無影無蹤。也正是藉著祂賜給我們所不配領受的慈愛,我才能以信德與愛德為翼,向祂奮力飛去......」
我也要用我的餘生,奮力朝著主耶穌奔跑,飛向祂的懷抱,讓我的過犯,都在祂的慈愛裡,灰飛煙滅,只有祂榮耀的大光,包圍我直到看不見一切,只見耶穌,再也看不見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