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死亡神學.JPG

 

若說魏連嶽老師的近作《死亡神學》,是一本足以解答所有人生問題的「神普書」(同科普),不曉得會不會有人反對?我相信此結論雖不中,亦不遠矣。

 

隨著觀念進步,談論死亡不再是禁忌,現代人開始重視死亡議題,這與過去時代已大不相同。人盡皆知孔夫子對學生詢問關於死亡議題的妙答「未知生,焉知死」,但從基督教神學的角度來回答,正解應是「未知死,焉知生」。一個人唯有對「死」有正確的認知,才能在「生」時活出有意義的生命。

 

《死亡神學》的開頭,自然不能避免要從創造與墮落來陳述死亡的起源。每當談論到罪的神學,似乎總要圍繞著始祖的悖逆、上帝的憤怒。但魏老師在這裡提醒我們:即使死亡出現了,上帝對人的愛從來沒有改變。我也讀出一個新觀點,即是:上帝竟如此愛祂所造的人,連刑罰時都充滿了愛,上帝愛人到一個地步,是寧可賠上世界,也要挽回我們。若是上帝連刑罰時都充滿愛,更何況祂施恩與我們的時候呢?思想及此,我內心感動不已。

 

人類的犯罪帶來死亡的刑罰,但承擔刑罰的卻是神自己─道成肉身的基督耶穌。上帝是公義的,斷不能以有罪為無罪;但上帝的慈愛大過祂的公義,祂透過耶穌的受苦來顯現自己犧牲的愛,替贖了我們的罪。魏老師所論述的「基督之死」與在「基督裡的永生」,讓我更深刻明白:耶穌受難之所以成為基督教的核心信念,是因為死亡的歷史從這裡翻轉。

 

耶穌復活後,死亡就不再是咒詛與隔離。死亡成了一扇門,讓靈魂脫離敗壞的身軀進入永生。在永生裡,人可以擁有新的身體與不死的靈魂,最重要的是,人不再與神隔離,人可以與神恢復起初創造時的親密關係。

 

明白了「死亡」的起因與解答,我們才能進一步探討死亡的神學。對有限的人來說,死亡無疑是最大的威脅,我們在人生中所做的大多數努力,都是為了避免死亡。但死亡有時也被視為解脫之道──魏老師在本書的第8章與第9章,論述了與我們息息相關的社會議題:上帝告訴我們「不可殺人」,但在人類社會中,「自殺」與「死刑」卻牴觸了這條誡命,究竟孰是孰非?魏老師在這兩章苦心掘鑿,盼望指引讀者正確思考的方向。

 

關於如何看待「自殺」,我很感動魏老師提出的一個角度:對自殺者而言,他所面臨的苦難與挑戰,像是面對人生戰役中的最大敵人,他用盡全力,努力想贏得勝利、征服敵人,然而事與願違,在人生的戰場上他無法承受敵人打擊,最終他戰敗了。難道,對這樣的自殺者,我們應該定罪他們,宣判他們的地獄的刑罰嗎?若是自殺者不能上天堂,那麼所有戰死的戰士也不能上天堂了,不是嗎?這個角度思考,相信能為許多自殺者家屬帶來安慰。

 

關於如何看待「死刑」,魏老師直接下標題,稱這是「偽正義的救贖論」。魏老師持反對死刑立場,因此這個篇章直接由「為何必須廢除死刑」切入,從聖經觀點、神學觀點、倫理學觀點三個面向來論述廢死之必要性。仔細閱讀之後,讓原本對死刑還保有支持的我豁然開朗,堅定轉向支持廢死。的確,死刑無法帶來救贖,如果處死殺人犯能讓死人復生,或許死刑還有其價值,但死刑只是讓殺人與被殺的事件再添一樁,這種報復式法律非但不能成就正義,更無法帶來救贖。更不用說仍有許多司法不公造成的冤案,死刑不可逆,面對生命,我們都當更加謹慎。

 

本書的13章與14章,魏老師探討了兩個發人深省的議題:「未得善終的基督徒」與「嬰兒之死」。歷史上有許多「不得好死」的基督徒,甚至連耶穌自己也是死於非命,我們當如何看待?世人習於以財富、地位、長壽、善終等等來衡量一個人的生命價值,即使是基督徒,有時也不免落入這些迷思,似乎我們必須擁有世人眼中的成功條件,才足以見證上帝的賜福。魏老師在書中提醒我們,若是基督徒也只追求「好死」,卻不在乎死後要到哪裡去,也不在乎永生,那這樣的想法不只不符合聖經,甚至是異教、佛道教徒的信念。正確的觀念是:我們在世上是客旅,我們的生命都在主的手裡,天家是所盼望的歸宿,無論最後主要用什麼方式接我們回到天上,都是好的,都有主的美意。

 

在討論「嬰兒之死」的篇章中,主要重點在於「原罪論」。但魏老師也提醒我們,聖經中並沒有「原罪」這個詞彙,這是早期基督教發展出來的教義,認為人類都從始祖亞當遺傳了罪。但在聖經裡有不少經文都呈現與此背道而馳的觀點,強調人必須為自己的罪負責,兒子不應擔當父親的罪,父親也不應擔當兒子的罪。因此當我們看見未受洗禮、未接受基督就死去的嬰兒,應當避免論斷,而是要想到耶穌曾說:「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。」耶穌已經為我們的罪做了挽回祭,這樣的救贖包括了普天下眾民,當然更包括所有死去的嬰兒。

 

在《死亡神學》結語的篇章,魏老師以「死亡將走進歷史,生命則走出歷史」做為開端。人類歷史從死亡未出現的「前死亡時期」,到亞當犯罪後,人類進入「死亡時代」,再到耶穌基督救贖解決了罪的問題,生命自此走出歷史,成為上帝永恆國度裡的子民。接著,在終末時刻,當耶穌基督再臨,上帝要將「新天新地」帶到人間,舊有天地會被新天新地取代,死亡正式消失,世界進入了「後死亡歷史時代」──這將是人所能真實體驗的,身體與靈魂的永生(無死)狀態。

 

聖經告訴我們,死後要回到列祖與眾聖徒那裡,可以想見那將是多麼壯觀的景象!我們在世時,只能和同時代的人聯繫交往,但回到天家後,我們能和所有在不同時代存活過的人,相見相處,這是何等讓人期待!永生的生活必定不會無聊,因為我們終於有了無限的時間與不死的身體,我們會有好多人想見、好多問題要問、好多事情要學習,而且我們終於與主面對面,在主座前享受美好的敬拜,永遠與主同在,所有缺乏、病痛、分離、苦難都過去了。這好的無比的天堂,在永生裡,向著我們無限開展。

 

早逝的莫札特,曾在家書裡面對父親說:「我不再懼怕死亡,反倒從其中得到平靜與安慰......我感謝上帝,因為在祂的恩典眷顧中我體悟到,正是死亡開啟了我們通達生命終極幸福的大門。」有時我會想,雖然人類的墮落是壞事,但如果亞當沒有犯罪,人類怎會知道,上帝的愛竟是如此長闊高深呢?我相信,創造主大可以一手拋棄祂創造的人類!但祂卻用不變的愛一再挽回我們,即使犧牲世界也在所不惜,最後甚至自己承擔刑罰死亡、下到陰間、從死裡復活、升天,為我們預備新天新地,應許再來接我們回家享受永生......神是這樣愛著不配的我們,我們當如何回應這寶貴的愛呢?

 

耶穌說:「復活在我,生命也在我。信我的人雖然死了,也必復活;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。」身為基督門徒的我們,若深刻體驗這長闊高深的愛,就應當以「傳福音報喜信」來回應上帝,把復活與永生的好消息,分享給我們所能接觸到的每一個人。更應當以積極有盼望的生活態度,見證那使我們得勝的救主。

 

最後,當然還是要謝謝魏連嶽老師,為處在忌諱死亡之文化環境中的華人,寫下這本極具宣教價值的《死亡神學》,讓華人基督徒可以勇敢說出:「豈是『未知生,焉知死』?在基督裡,乃是『既知死,方知生』了!」感謝讚美主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hihyu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