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密室與木箱上.JPG

 

1929年誕生於德國的安妮,與1930年誕生於波蘭的萊昂,兩個年齡相仿的猶太女孩與男孩,他們互不相識,卻經歷了相同的命運。

 

安妮在15歲的花樣年華死於納粹集中營,身後留下《安妮的日記》;萊昂在15歲時幸運逃離納粹魔掌,晚年終於動筆寫下《木箱上的男孩》。安妮與萊昂都在納粹的肆虐下度過他們的青春,親人的生離死別、身心的煎熬創傷,刻劃在他們本應美好的年輕歲月裡。

 

從安妮與萊昂的故事中,我們認識了兩個被以色列政府授予【國際義人】稱號的英雄,一位是梅普‧吉斯(Hermine Santruschitz),一位是奧斯卡‧辛德勒(Oskar Schindler)。

 

二戰結束後不久的1948年,飽受苦難的猶太人終於在亡國兩千年後復國,有了自己的國家─以色列。復國後的以色列,開始尋找世界各地,曾在二戰中向猶太人伸出援手,拯救他們脫離納粹屠殺的國際人士,向他們頒授「國際義人獎」。

 

梅普女士是安妮的父親法蘭克先生在荷蘭的員工,在他們藏身密室的兩年中,梅普女士為他們運送物資,帶來外界消息,冒著生命危險保護密室裡的所有人。雖然後來因著告密者的揭發,法蘭克一家終究沒有逃過被送入集中營的命運,但梅普女士保存了安妮在密室中所寫下的日記與手稿,我們才得以從安妮的文字中,一窺在那個人性扭曲的戰亂年代中,依然存在的真實與盼望。

 

而辛德勒先生的大名,是在1993年由史蒂芬史匹柏執導的電影【辛德勒名單】上映後,廣為人知。萊昂是辛德勒名單中編號289號的員工,當時年僅13歲。因著辛德勒的憐憫,萊昂和他的父母親、兄姐一起搭上了這艘救命方舟。

 

身為納粹黨員的商人辛德勒,在戰爭時開設工廠,為了節省薪資謀取更多戰爭財,辛德勒召來集中營的猶太人成為他的員工。一開始精於算計的辛德勒,漸漸對猶太人的遭遇產生同情,後來他散盡家財買通關節,只為了救出更多更多的猶太人。戰後,德國人希特勒與德國人辛德勒成了鮮明對比,最黑暗的時代,可以挑起人類最污穢的一面,也可以激發人性最光明的一面。

 

因著電影的推波助瀾,「辛德勒」做為專有名詞似乎比「國際義人」更為人理解。英國有一位溫頓先生、波蘭有一位伊蓮娜女士,甚至還有一位中華民國籍的外交官何鳳山先生,他們曾在二戰時,以一己之力拯救無數猶太人免於殺戮。世人憑藉電影印象,分別將他們稱為「英國的辛德勒」、「女性辛德勒」與「東方的辛德勒」。但事實上,只有他們自己能代表自己,因為他們都是獨一無二,忠於真理,對他人的苦難感同身受,並勇於伸出援手的英雄。

 

聖經馬太福音13章43節:「那時,義人在他們父的國裡要發出光來,像太陽一樣。」向每一位國際義人致敬,祈願世界和平、戰亂不再、生者平靜、亡者安息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hihyu Wang 的頭像
    Shihyu Wang

    LOVE and SING

    Shihyu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