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書 耶穌比宗教大.jpg

2014年是特別的一年。這一年,我被一些年輕人(註)深深的「驚艷」與「驚嚇」,已超出我過往理解的範圍。

首先是發生在今年春天的「太陽花學運」,幾位仍在台灣一流學府就讀的研究生,放下學業,帶領著有同樣理想的年輕人,以過人的膽識發動了學運,阻擋傾中政策,為台灣民主寫下新頁。這群年輕人善用科技與新興媒體,整合民意,將台灣的聲音傳達至全世界;他們策劃行動的的自發自律、縝密思慮讓我驚豔,完全顛覆了我對這一代年輕人的既有印象。

接下來是發生在五月的「北捷隨機殺人事件」,一位22歲的大學生,持刀在捷運車廂中砍殺乘客,造成四死與多人受傷,讓向來以治安優良著稱的台北市蒙上巨大陰影,民眾人人自危。一個涉世未深的年輕人,竟然對周遭懷抱如此強烈仇恨,以致犯下滔天大錯,著實令人感到驚嚇,亦無法諒解。

「太陽花學運」與「北捷事件」帶來的省思仍持續,2014的下半年,我讀了《耶穌比宗教大》這本書,竟又再一次為年輕人所驚艷。沒錯,直到翻開這本書以前,我都以為作者應該是某個牧師或是神學家,料想不到,寫作《耶穌比宗教大》的,是一位不到25歲的年輕人,他沒有顯赫的學歷背景,沒有任何宗教頭銜,只是一個熱愛耶穌,期待活出生命意義的美國人──名叫傑夫。

身為母親,每當我看見一個才智兼備的年輕人,我就會想,他的父母是如何教養他?每當我看見一個墮落的年輕人,我也會想,他的父母是如何教養他?是的,我相信教養之功,更期待有某些規則可以依循。但是當我看見《耶穌比宗教大》的作者傑夫,我赫然明白,一個人能否才智兼備、信仰正確,其實完全在乎上帝的帶領。父母或許暫時擁有教養的主權,但唯有上帝,才是深知孩子一生道路,賞賜機會與恩典的掌權者。

《耶穌比宗教大》一書緣起於2012年傑夫(時年23歲)寫的一首詩「為何我討厭宗教卻熱愛耶穌」。傑夫在朋友協助下,把這首詩拍成影片上傳到YouTube,卻意外引發極大的關注與討論。

《耶穌比宗教大》全書,沒有深奧的學術理論,也沒有八股的教條談論。傑夫以年輕人特有的直白口吻,重申他在2012年那首詩作中想要傳達的信念,直指許多宗教中顯而易見的盲點。

且先看看他在書中第一章說的一段話:「我們自己創造出一種基督宗教的次文化,而其中的習俗、規矩、儀式、典範、產物,卻都與聖經中那個簡樸、具革命性的基督信仰無關。這樣的耶穌要是活在我們的次文化裡,絕不會被釘上十字架──他人太好了嘛!」

傑夫成長在一個窮困的單親家庭,與媽媽相依為命,他們像許多美國人一樣上教堂,自認是基督徒。但是傑夫高中時,媽媽向他坦承自己同性戀的身分,傑夫深受打擊,母子關係一度降到冰點。教會對同性戀的不諒解,讓傑夫的媽媽離開了教會,傑夫也開始放縱自己、玩世不恭、沉迷聲色,直到崩潰擊垮了他。

種種痛苦的經歷,在上帝手中轉化成對傑夫的啟示與賜福。傑夫深刻認知到,基督宗教的核心價值是「愛」,是「無論如何神都愛你」的愛,這是純粹的福音、白白的恩典。可是人類好像就是很希望自己能為救贖做些什麼,所以老是執著在傳統、規則、律法,忙著用這些東西來給自己和別人定罪。

傑夫說,有一晚他坐在床上想:「到底從什麼時候開始,『討厭同志』、『不喝啤酒』、『不刺青』這些東西,竟然變成基督宗教的核心價值了?」

傑夫用反向的對比,生動的指出許多宗教盲點:

宗教講的是你該做什麼,耶穌說的是他都做好了。

宗教談的是人如何追尋神,耶穌談的是神在找尋人。

宗教人士為了自己的信仰殺人,追隨耶穌的人則為自己的信仰而死。

如果翻閱本書目錄,你會發現,標題的本身就很像一首詩。本書共有十章,我將第四章到第九章的標題串連起來,稍作修改,得如下「傑夫式神學語錄」:

宗教製造敵人,耶穌帶來友誼。

對宗教來說,世上有好人有壞人;對耶穌來說,世上只有需要恩典的罪人。

宗教讓人想要利用神,追隨耶穌卻是為了得到神。

宗教認為苦難是神對你的懲罰,但是耶穌已經為你的行為受懲罰了,所以苦難是神的恩典。

宗教說:如果你如何如何,神就愛你。耶穌說:無論如何,神一直都很愛你。

宗教指向一個黯淡的未來,耶穌許你一個光明的未來。

傑夫曾經離開教會,閱讀本書的過程中,我一度以為傑夫必定是個對教會感到失望,甚至否定教會的基督徒。但是傑夫在本書最後一章,認真的論述了「為什麼耶穌愛教會」,還下了一個副標──你也應該愛。

傑夫告訴大家:神把賜與恩典、醫治受傷之人的工作,獨獨交給了教會。也就是說:教會是座避風港。不少人喜歡站在教會外面,訕笑教會裡充滿問題,裝滿了偽君子,但你如果願意捲起袖子試著去解決問題,一定會發現自己其實也是問題的一部份。教會不是一座「好人好事博物館」,而是一所收容破碎之人的醫院。耶穌建立教會的目的,並不是要炫耀他出色的員工,而是要醫治他受傷的兒女。

我很感動這樣的話,從一個20多歲年輕人的口中說出:「我知道現在的教會並不完美,但請別讓你對教會的壞印象影響你,不要遠離教會,拒絕它的醫治。也請再給教會一次機會,不要排斥耶穌......教會是一批從世界中被召喚出來的人,被重新派往世界,肩負起讓世界和解的任務。」

我更喜歡傑夫在第十章最後說的一段話:「馬賽克鑲嵌畫是用破碎、骯髒、有稜有角的玻璃拼成的,同樣地,教會也是由破碎、骯髒、有稜有角的人組成的。但只要你放寬視野,看到整幅圖像,就會發現它好美好美。破碎的人聚在一起時,也將構成一幅優美的圖像。」

看完《耶穌比宗教大》,我對這世代的年輕人與教會,再度燃起希望。

年輕人的提升或沉淪,決定了一個世代的走向。我由衷欽佩那些願意承擔歷史共業的年輕人,他們忍受某些倚老之輩的看輕與不解,嘗試在資源似乎已被前人佔盡的現世中,走出自己的道路。無論在政治或在信仰的領域,在屬世或在屬靈的國度,我們都需要年輕人的覺醒,因為年輕人的覺醒,就代表著一個世代的覺醒。

我感謝傑夫,感謝他寫下《耶穌比宗教大》讓我重新認識這位激進、迷人,深愛我也為我所愛的主耶穌。

我也感謝所有引領著這個時代的年輕人,願上帝藉著你們,轉化世界,實現上帝國度。

 

〈註:本文中,年輕人意指20歲以上,不滿30歲的青年。〉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hihyu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