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國片《聽見歌再唱》上映了!上週,我順勢鼓勵我的兒童合唱團家長們,要帶孩子去看這部好片,因為我們也將有機會,演出電影中出現的經典合唱曲《拍手歌》。

去年九月,我接下一支私立小學兒童合唱團的指揮棒子,不同於電影設定,我們的孩子並不是面臨廢校的弱勢兒童,甚至可說是得天獨厚的一群。但學校停招合唱團已有多年,馬上要從零開始也絕非易事。

記得去年,在家長會宣傳學校將成立合唱團時,我問家長:「從小到大我們上過多少課程,但陪伴我們最久,到如今仍然能夠滋養我們的,是什麼課呢?」答案是:「體育課和音樂課。」台下家長都頻頻點頭。

的確,在壓力如山的成人日常中,有什麼活動,能比打一場球、唱一首歌,更療癒疲憊的身心呢?如果我們不希望孩子長大後,面對壓力,只能用喝酒、打電玩來紓解;那麼,讓孩子好好學習唱歌,應該是最值得的投資了!

或許是這段話打動了家長吧!這支合唱團來了比我預期中還要多的孩子。和電影中的設定一樣,三個月後的聖誕節,合唱團初試啼聲,孩子們渾然天成的合唱,感動了許許多多已經忘了如何唱歌的大人。

 

 

《聽見歌再唱》的導演,受到台灣原聲兒童合唱團的指揮─馬彼得校長─的啟發,從他成立兒童合唱團的真實經歷中,創作了電影劇本。雖然情節大部分是虛構,但帶來的感動有增無減。

貫穿全片的元素,除了體育、音樂,還有教會和信仰,這是普遍台灣平地人對原住民的既定印象;有時,這似乎也和弱勢畫上了等號。

在弱肉強食的錯誤社會現實中,有多少人其實已經忘記,能運動、能歌唱、能相信上帝、在教會裡彼此相愛...... 應該才是最接近神創造心意的生活方式?

故事的原型人物馬彼得校長本人,在電影中也默默軋了一角,我想這應該是導演向他致敬的方式吧!

馬彼得校長是布農族原住民,這部電影中的孩子與部落也設定為布農族。在電影中我們可以聽見布農族最為人熟知的八部合音和傳統歌謠,也學習到一個布農族語"Masling"(剛剛好的好聽),這呼應了英文片名"Listen before you sing"。

我想到自己在教導合唱時,經常殷殷叮囑團員:「耳朵要長在嘴巴前面,不是唱了再聽,而是聽了再唱。」到這裡我才明白,《聽見歌再唱》的片名原意,不是聽見了誰的歌又再度唱起,而是:「聽見了,再唱!」

這正是合唱的精神啊!

馬彼得曾說:「原住民的小孩子,最缺乏的兩件事情,一個叫機會、一個叫信心。合唱不是目的,它是一種策略,是教育的策略,是要實現、改變他們未來命運很重要的一個策略。最終的目的還是在教育,不是音樂。」我明白馬校長的用心。

音樂是手段、是策略、是工具。但音樂本身,又何嘗不是最好的教育呢?音樂豈只是上帝給原住民的天賦,不也是給我們每一個人的嗎?

聽見歌,就唱!願每個人的生命之歌都被聽見,能彼此交輝,合唱成最美的樂章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hihyu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