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失控的同理心.jpg

撰寫心得之前,我查了一下Empathy(同理心)這個英文單字。不同於Sympathy(同情心),Empathy是較學術性的心理學用詞。這本書原文名Against Empathy─對抗同理心,要研究的便是「同理心」這個心理現象,並著重於探討「同理心」所帶來的負面效果。

 

過去,我與一般人的認知差不多,認為「同理心」是一個正向、美好的人格特質。通常我們說一個人「很有同理心」,肯定是稱讚;相反的,若形容一個人「缺乏同理心」,則無疑是貶抑。

 

這本書甫於2017年8月出版,算是頗為新鮮的心理學研究論點。作者Paul是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,書中自然引述了不少古典與新興的心理學理論。在各種心理與生理的實驗中,讀者可以窺見在人類生活的不同層面,「同理心」幾乎無時無刻不影響著我們,從人際關係、道德標準、政治決策,甚至於國際利益,隨處可見同理心運行的足跡。

 

但Paul大膽指出,同理心並不神聖,人們對於他人的同理其實參雜各種考量,同理心往往反映出一個人乃至一個民族的偏見。事實上,我們較願意同理那些與自己親近、相似,或是形象較迷人、較脆弱的對象。但是對於陌生、相異的人事物,我們的同理心就會自動他們其排除在關心範圍之外。

 

我個人覺得這本書充滿了有趣的正反辯證,很能刺激思考。Paul撰寫此論點的用意不在否定「同理心」,而是要指出它的侷限,拿下世人一直以來放在「同理心」頭上的光環;Paul將「同理心」放在一個客觀的天平上,仔細檢視其重量,試圖找出平衡之道。

 

同理心向來被視為助人的必備技巧之一。同理心若運用在人際關係中,某種程度上的確可以成為潤滑劑,為人們帶來安慰與快樂。但同理心是否真的能「幫助」陷於痛苦的人呢?Paul在此打上很大的問號。Paul認為,出於宗教的信念──如佛教說的「大悲」與基督教說的「憐憫」、還有經過鍛鍊的心智──如自制、智慧,才是較為成熟的認知能力,使用這些工具來幫助人,遠比「同理心」更為有效。

 

Paul強調,同理心的目光淺薄,短期或許奏效,卻無法用來處理重大的傷害,更不能用來決定長遠的行動目標。同理心若運用在負面情緒上,人們會與同理的對象同仇敵愾,朝無法同理的對象做出殘酷行為。歷史殷鑑,本位主義與種族主義的產生,正是肇因於同理心的錯誤使用,意欲對非我族類趕盡殺絕。

 

Paul建議我們,要避免同理心帶來的負面效果,我們更應該以「理解和關懷」來取代「同理心」。事實上,我們不需要也不應該強求自己或別人,去複製他人的感受,畢竟這些感受若過於強烈,會遮蔽我們判斷是非的理性,而「理性」正是Paul認為最關鍵,讓我們成為「有效利他者」的重要能力。

 

許多學者都指出,社會的進步在於人類理性的提升。人類的道德觀隨著歷史演進,逐漸變得更加寬容異己、注重人權,這樣的進步絕不是因為「同理心」,因為按著本性,人類只會愛自己人,無法把陌生人的命運與自己連結。但有個更大的力量,抑制我們這種原始自私、只顧自己的衝動──那就是信仰和理性、原則和良知。

 

「同理心」並非不好,但「理性」與「憐憫」會是更好的選項。Paul在書中提到一項生理實驗,神經掃描顯示出受試者在進行「同理訓練」與「憐憫訓練」的兩種情境中,腦部受到強化的是完全不同的部位。實驗也證實,長期經驗到同理苦楚不利於健康,但憐憫訓練不只強化利社會行為,也提高情緒面的積極與堅韌,益於對應高壓情境。Paul對此做了結論:少點同理,多些慈悲。

 

這本書幫助我釐清許多想法與觀念。原來我們一直高舉的「同理心」,其抽絲剝繭後,只是一個效能有限的工具。Paul對同理心有一個有趣的比喻,他說同理心就像奶,成人不喝奶也能正常生活,但小嬰兒得喝奶長大。「奶」沒有不好,但它是用來餵養稚嫩的生命;生命不會停滯在原點,因此斷奶是必要的,更進階的飲食,才能讓生命被滋養而茁壯。同樣的,當我們陪伴人面對成長的挑戰時,不能只一昧使用「同理心」,有時反而要放下同理心。克制情緒但不失憐憫是一個好辦法,假如你是父母、醫生、輔導老師,一定能體會到,運用理解和關懷的態度來面對你的子女、病患、學生,肯定比複製他們的感受更有幫助。

 

最後要強調,作者對同理心的反對僅限於道德層面,在其他層面中,Paul不否認同理心對人際關係大有助益,也認為同理心會為生活帶來許多樂趣。思考與檢討後,我亦期許自己可以善用同理心,不只是分享身邊的人的喜悅,更能從不同的角度,認識這個豐富的世界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hihyu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