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自卑與超越.jpg

 

前幾年日本作家岸見一郎的著作《被討厭的勇氣》與《重新相處的勇氣》,讓更多閱聽人認識了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(Alfred Adler, 1870-1937)。

 

岸見一郎不過是整理了阿德勒心理學的精華摘要來成書,就能以吸引這麼多讀者,那如果直接閱讀阿德勒,會不會更有啟發呢?答案應該是肯定的。於是我找來了阿德勒最為人所知的《自卑與超越》,本書原名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,可直譯為「生活對你應有的意義」。

 

了解阿德勒的心理學之前,不免要先了解阿德勒其人。阿德勒是猶太人,出身富裕商人家庭,父母都饒富藝術涵養;但阿德勒自小患有駝背,體弱多病又行動不便,相較於活潑健康的哥哥,阿德勒自慚形穢。這樣的童年經驗,使阿德勒很早就體會到什麼是「自卑」。成年後的阿德勒得到醫藥學位,後來就是為人所知的,他與佛洛伊德在心理學界的一番較勁,合作與分裂。

 

阿德勒的妻子是來自俄國的留學生,生活背景使她的個性特立獨行又具改革思想,這也帶給阿德勒啟發與挑戰。但阿德勒不愧為老練的心理學家,他與妻子從磨合到相敬如賓,得享白首偕老的婚姻生活。

 

《自卑與超越》出版於1932年,當時阿德勒62歲,這個年紀可說是人生中最成熟又尚未衰老的階段。此時的阿德勒已經定居美國,並馬不停蹄的受邀到歐洲各地講學。可惜的是才過了幾年,奔波過度的阿德勒便因心臟病突發,客死蘇格蘭,得年67歲。

 

阿德勒的心理學圍繞著個體之生活與社會的關係,可說是如今最實用的「社會心理學」之開創者。如同本書的原名,阿德勒認為一個人的生活和生命應當有意義,而這個意義是從個體的「利他行為」出發。至此一定有許多人不認同,中國古話說「人不為己天誅地滅」,一個人怎麼可能老是替別人設想,並且只做對別人有好處的事情呢?但阿德勒直指這個觀點是大謬不然。

 

阿德勒說:「假若一個人在他賦與生活的意義裡,希望對別人能有所貢獻,而且他的情緒也都指向了這個目標,他自然會把自己塑造成最有貢獻的理想型態。他會為他的目標而調整自己,他會以他的社會感覺來訓練自己,他也會從練習中獲得種種技巧。認清目標後,學習會隨之而行。」阿德勒主張,一般的學校教育應該著重於教導孩童「相互合作」,而非彼此競爭,這才有助於兒童的心智發展。

 

的確,當我們傳承自己的生命經驗給下一代時,都會告訴他們「合作」的重要性和「奉獻」的意義;大凡我們的學習、工作、生產力,若是不與他人發生關聯、對他人沒有幫助,必然也不會帶給自己持續的成就感。阿德勒鼓勵我們要「增加對別人的興趣」「增加對社會的利益」「增進全人類的幸福」,因為唯有如此,個體的生命才有了意義,個體才會得到真正的快樂。

 

阿德勒曾說:「所有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」,這讓我想到近年來流行一句話:「有關係就沒關係,沒關係就有關係」,這確實符合我們切身的經驗。阿德勒相當重視一個人與身邊的人、與社會的關係連結,阿德勒鼓勵我們要努力成為別人的好朋友,並以自己的工作和學習來使身邊的朋友獲益。他也提到聖經中耶穌說的:「當愛你的鄰舍如同自己。」將此視為來自宗教的重要提醒。

 

阿德勒亦強調童年經驗對個體的影響,這與他自己自幼年起感受到的「自卑」有很大的關係。但阿德勒並不看「自卑」為負面,相反的,他認為「自卑」是人類之所以不斷進步的主要原因。正因人類意識到自己的軟弱與渺小,因此試圖改善環境、控制自然,才達到今日科學與文化的整體成果。

 

阿德勒為自卑所下的定義是:當個體面對一個他無法適當應付的問題時,他表示他絕對無法解決這個問題,此時出現的便是自卑情結...... 由於自卑感總是會造成緊張,所以爭取優越感的補償動作必然會同時出現,但其目的卻不在於解決問題。爭取優越感的動作總是朝向生活中無用的一面,真正的問題卻被遮掩起來或摒開不談。用我個人的話來解釋,阿德勒要表達的是「自卑產生的自大」,這樣的人與狀況,在我們的生活周遭並不少見。

 

阿德勒鼓勵我們要同情自卑的人所面對的掙扎,因為自卑情節不是錯誤,想要爭取優越感也沒有不對;只是,一個真正能處理問題並主宰自己生活的人,必須是一個在奮鬥過程中能表現出「利他行為」的人,這樣的人不僅自己追求自己進步,也希望別人受益,這種傾向讓我們願意與他人合作、和人共享成功,得到更有意義的快樂。反之,擁抱自卑情結不放的人,總認為在合作中獲取的成功沒有自己的份,從而放棄與人共同進步,這將造成個體不斷遭遇挫折失敗,跌入惡性循環。

 

阿德勒不像佛洛依德在心理治療時,會把個體的挫折歸咎於過去的傷害;阿德勒主張「目的論」而非「原因論」,過去的傷害並不一定造就現在自卑的自己(歸咎原因),當個體有明確的目標與希望時,他就有力量超越過去的傷害(朝向目的)。

 

提到家庭的影響時,阿德勒特別提到「母道」之重要性。阿德勒說,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,都維繫於女性對「母道」的態度,但很不幸的,社會文化卻傾向於貶抑女性在家庭中的付出,且似乎認為男性在外從事的工作更有貢獻...... 但事實上,沒有一個女性會在臣屬男性的地位中感到滿足。因此這種錯誤觀念,會造成女性不自覺以各種方式來抗拒婚姻、抗拒生子;畢竟沒有人希望自己所投入的工作,是被認為不重要或次要的。

 

阿德勒認為若想改善這種狀況,就必須以「母道」教導女孩子,讓她們明白母親的工作充滿創造性與藝術性,是偉大的事業;而男孩子在這種教育的耳濡目染下,也將更加尊敬女性的母職。阿德勒說,只要女性的地位受到歧視,整個婚姻家庭必然毀壞,因為不受尊重的女人,不會和孩子產生健康的連結,甚至會將家庭視為累贅。阿德勒進一步強調,許多家庭失敗的個案是肇因於母親失職,失敗的母親導致更多失敗的孩子,甚至將人類全體陷於危險之地。有鑑於此,男人和社會應該致力於創造一個平等的環境,讓女人願意建立家庭、成為母親,養育健全的下一代。

 

阿德勒在本書中亦用很多篇幅,舉例許多在原生家庭的狀況與事件,以及其對成長中的兒童造成的影響。讀者不免疑惑:原生家庭並非一個人能自主選擇的呀!若原生家庭的影響如此之大,那我們不是從一開始就被決定人生了嗎?但阿德勒告訴我們:「無論是什麼經驗,經驗本身並不會是失敗或成功的原因。」因此,過去雖然無法改變,但意義卻是可以改變的。阿德勒鼓勵我們轉換思考模式,為那些失敗的經驗賦予「新的意義」,這會帶給我們力量改變現在的自己,從而改變未來。

 

阿德勒既然如此重視家庭,那麼家庭核心的夫婦關係,自然也是他著墨的重點。阿德勒說:「若有人問我愛情和婚姻是什麼,我將給他下列的定義:『愛情,以及其結果的婚姻,都是對異性伴侶最親密的奉獻,它表現在心心相印、身體的吸引,以及生兒育女的共同願望中。我們很容易看出,愛情和婚姻都是一種合作──這種合作不僅是為了兩個人的幸福,而且也是為了人類的利益。』」阿德勒不斷強調的「利他行為」與「社會關係」同樣被應用在婚姻中,阿德勒認為只想到自己的人並不會得到幸福,只有把同伴的幸福、人類的幸福都納入自己的生命關懷中,真正的幸福才會得到實現。

 

阿德勒進一步解釋,一個對人類全體幸福不太關心的人,從來不問:「我對同胞是否有貢獻?我該做什麼才能成為團體中良好的一份子?」而只問:「生活對我有什麼用?我要付出什麼代價?其他人有沒有為我著想?」這樣的人進入婚姻中,也會抱持一樣的態度:「結婚和家庭能帶給我什麼好處?」這種自私的人是無法在夫婦關係中獲致幸福的。但阿德勒也強調,合作並沒有從屬之分,婚姻中的兩人,若有一方總想要強迫對方服從自己,這終將導致不快樂的家庭生活。這讓我想到,聖經教導夫婦,應該讓基督成為一家之主,夫婦共同敬畏神,了解彼此之間平等互重的關係,同心協力分工合作;這不正符合阿德勒按著常識與觀察所得出的結論嗎?

 

閱讀「自卑與超越」,很容易忘記作者其實是來自上上個世紀;這是因為阿德勒的理論實際、想法親切,他所提出的建議既能解答生活的疑問,又能帶給人生積極的盼望。阿德勒創立的「個體心理學」從人與人際出發來做心理探討,紓解了100多年來閱聽人對佛洛依德提出之「泛性論」、奇特的「伊底帕斯情結」的困惑,讓心理學不再是難以理解的學術,而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知識,幫助陷入迷惘的人找出問題的解決之道。

 

「心理學」應該是一門能實際應用於生活,並有助於人類成長與發展的學科。藉由近年這股「被討厭的勇氣」之湧現,樂見阿德勒的心理學取代佛洛依德的理論,成為當代人探索複雜心智的引導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hihyu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