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小學的年紀第一次接觸《孤星淚》學童版譯本,雨果筆下的故事,帶領我進入另一個時空;那時我最喜歡「柯賽特」這個角色,總覺得她幼年悲慘、成年後幸福的生命際遇,最能符合我對於人生的想像。

少女時期迷上了《悲慘世界》音樂劇原聲帶,當時身邊許多朋友都喜歡《歌劇魅影》、《貓》,我卻是對《悲慘世界》情有獨鍾。除了對故事的熟悉,我更著迷的是動人心弦的音樂,音樂劇歌手那種不同於歌劇美聲的唱腔,蘊含了更深刻的人性,《悲慘世界》裡的每一首曲子,無論如泣如訴、慷慨激昂,都深深牽動我的心。

今年二月上映的電影【悲慘世界】,突破以往呈現過的方式,是以完整音樂劇加上大螢幕的拍攝手法,讓世人印象中的《孤星淚》小說與《悲慘世界》音樂劇,合而為一。

觀看【悲慘世界】電影時,雖震攝於故事化為真實影像的感動,但一股惱人的意念揮之不去──我總忍不住拿片中演員的歌聲比較熟悉的音樂劇歌手──欸~~好像唱得不夠好......可是,為什麼他們一唱,我的眼淚就忍不住一直掉下呢......

Anne Hathaway(飾Fantine)唱的「I Dreamed a Dream」,那撕心裂肺的歌聲,迥異於過往所有聽過的版本,是那麼悽楚,那麼疼痛......在這裡,唱功已經不是重點,歌聲只是戲劇的一部分;不只Anne Hathaway,Hugh Jackman(飾Jean Valjean)、Russell Crowe(飾Javert)這些我們熟知的大牌演員,都在這部電影中獻出了真實的歌聲,姑且不論好聽與否,這些在現場直接收音的演出,讓我們聽見迴盪在修道院、空寂的小房間、雨中街道的聲響,沒有對嘴與後製的不到位感,觀眾與演員的情緒,融為一體。

我後來在網路上看到這段影片,才更了解所謂「現場收音」(Live)是怎麼一回事

藉著電影重溫【悲慘世界】的故事,我所看見的面向也不同於從前了。背景設定於19世紀的Les Misérables,原意為「悲慘的人們」,在那個階級分明的環境裡,我們看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小人物──小偷、妓女、孤兒......制度不公造成的貧窮,讓這些悲慘的人們深陷罪惡淵藪。

革命醞釀、民心思變,但徹底的改革絕非容易的任務,在【悲慘世界】裡,我看見改變的關鍵,不在流血的革命,不在宛如鐵石的法律,乃是經由一個主教的愛,無條件的饒恕,解救了一個原本被仇恨監禁的悲慘心靈;Jean Valjean從主教的身上感受到上帝的愛,看見自己靈魂的價值,這份重價的恩典,讓他的生命從此轉化,迎向新生,也改變了每一個與他相遇的人的生命。

在那苦難不公的世界裡,Jean Valjean的考驗接踵而來,象徵絕對正義的法律緊追他身後,試圖毀滅他的信念,但他沒有丟棄仁愛勇敢的心,他吶喊:「最高的法律是良心!」這是對於那個大環境的控訴,信仰律法的人,自以為替天行道,卻成了謀殺愛與良知的劊子手!Jean Valjean窮盡一生之力付出愛,雖然他始終認為自己是在贖罪,但他以生命詮釋了愛,幫助我們重新檢視善與惡,發現世上的一切,從來沒有所謂的絕對。

主耶穌說:「人為朋友捨命,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。」在【悲慘世界】裡,為養活女兒賣盡尊嚴而死去的Fantine、撫養Fantine的遺孤Cosette長大的Jean Valjean、單戀Marius而殉情的Eponine......最終,將Cosette視為掌上明珠的Jean Valjean,為了成全Cosette與Marius的相愛,冒著生命危險,深入戰營救出Marius,帶回Cosette的身邊......

這些人物的犧牲與付出,無怨無悔不問代價,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力量,驅動渺小的人類完成如此不凡的舉動?我想,答案就是「愛」,因愛而生發的悲憫胸懷,才是轉化世界的真正力量。而這份愛,是從創世以來,造物主以祂自己愛的本質,賦予每一個受造人類的。

原著小說作者雨果,稱Les Misérables是「一部宗教作品」,我從這個故事裡看見愛的力量。聖經說:「愛能遮掩一切過錯」,或許當有一日我們回到上帝的面前,祂所記念的,不是我們引以為傲的成就、不是我們羞於啟齒的過犯,乃是我們在身處的環境中,是否曾無私地付出愛,讓他人從我們身上感受到上帝無條件的饒恕和給予。

奇異的愛、重價的恩典,在悲慘世界裡,成了道路、真理、生命。

於是我們能夠去愛,因為上帝已經先愛我們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hihyu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